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机制和投融资模式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9-11-291170

2019年11月21日下午,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机制和投融资模式”研讨会在光华管理学院成功举行。

为有效落实“十三五”规划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制定和实施水平,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的指导下,在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下,由国务院参事、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徐宪平牵头,北京大学经济与民生研究中心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成立课题组,聚焦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机制和投融资模式,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光华思想力”重要研究成果之一。本次研讨会议作为课题研究的延展和深化,邀请相关政府机构负责人、课题组成员、重大工程项目参与主体代表以及学者代表等二十多位嘉宾汇聚光华,围绕“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机制和投融资模式”主题展开探讨交流,两百多位政企代表、师生出席研讨会。

学校领导致欢迎辞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为研讨会致欢迎辞。他表示,北大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北大不仅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也从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他引用孟子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来强调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北京大学和光华管理学院都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重要任务,致力将基础学科优势转化为智库优势。王博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继续凝聚力量,用开放的态度不断增进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深度合作。

第一部分 致辞、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化祥教授担任研讨会致辞与主旨演讲环节主持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为研讨会致辞。他指出,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大项目,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各领域都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他强调,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加快补上制度障碍短板,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着力吸引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铸就一批新的大国重器,带动产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再上新台阶。高杲对此次研讨会寄予期望,希望能够贡献有益经验和智慧,凝心聚力共同谋划好国家发展的蓝图。

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做了致辞演讲。他表示中国过去40年创造的经济奇迹中,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共识。在经济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仍需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再工业化和新基建可能成为我们新的增长点,如何用更好的投资方式提升重大项目实施效果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的均衡、可持续的包容性发展,值得未来思考。光华思想力紧密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参事、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徐宪平发表主旨演讲。徐宪平教授是“国家重大项目实施机制和投融资模式”研究课题的牵头人,他回顾了 “一五”计划以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历史成就;介绍了“十三五”规划165项重大工程项目的两大分类、“一个文件、一本台账、一项定期报告制度”的顶层设计,不同领域针对差异性采取适用的机制与模式;分析了存在的五点不足;提出了更好发挥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战略引领和支撑作用的六项建议,包括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严格主体责任,强化优先保障,创新投融资模式,实行全过程监管,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建设内容。他指出新基建具有技术迭代、价值赋能、交叉融合、软硬兼备、投资多元等鲜明特点。过去,生产要素主要是在“路上”流动(铁路、公路、水路等);以后,生产要素主要将在“网上”流动(互联网、物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基础建设投融资领域存在着诸如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政府投资调控方式和政策体系不完善、投资理念相对落后以及加强投资监管后投资过度谨慎等问题,据此提出五项建议:加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重大工程对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作用;改善营商环境,激发社会和民间投资活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效率;提高政府投资调控的水平,强化规划和政策引导;转变投资理念,向注重规模效益转变。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民发表主旨演讲。他结合铁路建设实际,分享了铁路发展成就和重大铁路工程实施机制的经验启示。重大铁路工程连接起流动的中国,创造了人民美好新生活,体现着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黄民指出,我国铁路重大项目实施机制具有中央高度重视、规划体系完善、国家部门协同、组织实施体系完善、以“我”为主的创新等六方面优势,打造走出去的亮丽品牌,贡献中国智慧的力量,使得高铁、铁路技术由跟跑、并跑到现在的领跑。

第二部分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一:实战论剑|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实践研讨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苟护生主持本场圆桌论坛。苟护生认为国家重大工程基础项目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把重大工程项目当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重大项目的高度重视和期许。

四川省遂宁市市长邓正权表示,全国一盘棋的规划体系、上下一条心的实施机制和创新多样的投融资模式促进了“十三五”规划取得重大成就。围绕“十四五”规划,邓正权提出要考虑不同地区发展程度差异、重视成渝城市群发展、注意政策衔接、完善投融资机制等建议。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副司长周南分享了自己在重大工程项目有关工作中的体会,她强调了合作和基础工作在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周南表示,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做好跟踪和监督,使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岚桥集团董事长叶成介绍了该集团海内外基础设施项目,表示民营企业虽因暂时性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影响了发展进程。基建企业更是投资大,回报慢,但企业始终不忘初心,心怀家国责任,继续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走出去,为国争气争光。

轨道交通工程信息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争鸣表示,中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基础,并指出重大项目背后的责任落实和制度约束问题。王争鸣表示,“十四五”规划要对西部地区给予关注,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各地情况,要有针对性。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规划部主任郭建斌强调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并参照对地方的“十四五”规划调研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国家的重大工程项目中需要战略规划的引领、扎实做好项目前期的研究和论证工作、坚持创新思维等。

圆桌论坛二:纹枰论道|国家发展大势研讨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教授主持本场论坛。他解读了本圆桌的主题,即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筛选、实施,必须要符合国家的发展大势。重大工程项目反过来影响国家的发展大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表示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应当关注是否会出现衰退现象,过去由土地谋发展的模式需要改变,并提出“十四五”中通过农业要素重组来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要的,同时要注意传统发展动能和新动能之间支撑力的平衡。

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陈玉宇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三个经济结构上的挑战,首先我们的资本市场不能帮助民营企业形成规模经济,进行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国家重大项目中资源配置问题仍需考量。其次所有制结构问题依然突出。最后,需要在开放格局下通过重大工程项目体制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出口竞争力提高。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经济二局原副局长董煜对“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议,如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规划要有灵活性等。董煜指出,用生态文明理念来看待改革,发展规划要整体谋划、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找到生态最脆弱、生态重要性最高的地方去修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提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赖在不断加深,为此,在谋划国家重大项目时要有新的视野和思路,更加关注我国海外利益,更加重视国际国内统筹。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社会部主任尤伯军表示,目前“有钱没项目”、投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是两个基本事实,选择高投资效率项目尤为重要,“十四五”规划也应重视投资效率问题,进行量化分析评价和跟踪评价,优化和推进“十四五”实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辉表示中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发展仍是主流。所有制、分配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位一体是一项重大突破。改革到位的条件下一般不用担心经济过冷问题。从多国发展经验来看,后发经济体一般要比先行国家更高的产业结构高度,才能突破转型困境。需坚定改革信心,坚持开放。

相关资讯

个性化方案

权威海量资源库为您打造专属咨询方案

400-655-6122

个性化推荐

需要了解更多请联系学习顾问

个性化推荐

张海蓝先生,很抱歉暂时未能为您匹配到合适的项目,可以联系学习顾问为您定制学习计划。

学习顾问

立即报名